社區參與
風場開始併聯發電後,除每年可供應雲林約22億度電、滿足雲林9成的非工業用電,依據「電力開發協助金 (電協金) 運用與監督管理辦法」,風場所發出的每度電,其部分的營收也將回饋到沿海社區。
為了使電協金的運用能夠公開透明,未來將成立電協金專戶管理委員會,雲林縣政府也會每季上網公布電協金的運用方式,歡迎各界共同監督,使電協金能有最妥適的運用,以充分支持社區活動、銀髮及身心障礙族群的長期照護、漁業資源復育、青年創業及環境教育等工作。
雲林離岸風場也希望能為雲林青年返鄉貢獻心力,一方面提供風場的長期運維工作機會、優先錄用在地青年,另一方面更將成立青創基金,為在地青年的創業之路助力。
允能團隊也樂於親身參與社區活動、體驗在地文化、感受在地鄉親熱情:
環境教育
達德能源環境教育中心秉持推廣風能教育,追求環境永續的理念,2018年成立於台中市大安區,提供達德能源的陸域風機作為教學風機,設計風能與生態教案,以學校為主要推廣對象,每年有來自各縣市近千人的環教參訪。

中心近兩年已陸續與雲林允能風場鄰近鄉鎮的小學、國中、社區和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合作,舉辦風機參訪或交流互動的環境教育活動。並與位於雲林的國立雲林科技大學YunTech進行陸域風場參訪、地方宗廟人文歷史調查;並於2019年在雲林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促成為期一週的”海造的風機-互動式VR展覽”,以及全縣國小參與的當科普遇見環教日活動。
接著預計與雲林在地NGO、學校、社區等進行以中華白海豚為主的海洋保育教育推廣活動,希望讓民眾了解進行離岸風場工程時,會採取哪些措施降低對海洋環境生態尤其是鯨豚的影響。